6月27日,深圳医学科学院(SMART)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举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BAY TRIAL)入驻仪式。
仪式由深圳医学科学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发展顾问段晓华主持,邀请深圳市政府、粤港澳大湾区各界专家、学者、医院及企业代表出席。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朱武、市卫健委、河套发展署、福田区政府及深圳医学科学院相关负责人共同启动入驻装置,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进入实体化运作阶段。这一里程碑事件既体现了深圳在生物医药制度创新的突破性进展,更凸显深港跨境协作对区域医疗升级的战略支撑作用。

深圳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胡晓军表示,《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置于首要位置。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的正式启航,正是深圳医学科学院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在生命健康关键领域的前瞻布局和主动实践。希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持续以破除制度障碍、汇聚国际资源、构建标准化体系为使命,以精益求精的匠心,打造临床试验领域的“中国标杆”与“世界高地”,加速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深圳市卫健委副主任周丽萍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入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部署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深圳医药创新体系迈上新台阶。卫健委将与深圳医学科学院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携手,通过优化临床试验流程、推动医工融合、强化政策协同与资源整合,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产业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李镒冲主任在入驻仪式上详细汇报了中心的建设成果与未来规划。平台建设方面,已构建临床试验公共服务平台,可实现临床试验“一站式”服务和全流程管理。机制创新方面,依托河套“一区两园”优势,攻坚人员、样本及科研数据跨境流通便利化,推动“港澳药械通”真实世界数据用于内地注册申报试点。人才培养方面,实施“临床试验领军人才”与“科学家+企业家”双轨培养计划,联合市卫健能力建设中心共建临床研究培训基地,打通“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化”全链条。国际合作方面,将于2025年7月11-16日携手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联合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大会,搭建跨境临床研究创新生态圈。

入驻仪式后,与会嘉宾参观中心场地,并了解“医研企”临床试验“一站式”服务平台功能及优势。该平台通过线上并联响应模式打破传统串联合作壁垒,推进数据互联互通,精准匹配临床试验供需双方,加速药械临床试验进程。
展望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将充分发挥河套合作区的政策优势和创新生态,加速创新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进程,助力“中国药”和“中国医疗装备”走向国际市场,为实现“健康中国”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